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夫子说:“不能够通晓天地运行的规律、不能够正视命运,就不能称其为君子。不懂得礼义廉耻,就不能立身处世。不通晓先贤的言辞文章,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无法理解别人的思想。”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尹氏曰:“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而读之,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夫子说:“不能够通晓天地运行的规律、不能够正视命运,就不能称其为君子。不懂得礼义廉耻,就不能立身处世。不通晓先贤的言辞文章,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无法理解别人的思想。”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尹氏曰:“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而读之,老而不知一言为可用,不几于侮圣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礼,所以立世
“礼”是重要的,是对他人尊重、维护自己尊严的行为规范。缘于人伦,达于世情。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家家户户耳濡目染。礼之为用,在于进退举止合乎规矩,尊之以形,卑之以敬。凡处世,有礼则行,无礼则辱。礼仪,是一种行为方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准则和形成的习惯,包括怎样待人、怎样办事、怎样处世等,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桥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修养。
古人说:“凡民之事,莫不一出于礼。由之以教其民为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者,常不出于居处、动作、衣服、饮食之间。盖其朝夕从事者,无非乎此也。此所谓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也。”由此可见,做人,利不可争先,礼不可置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上一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延伸阅读:
- 本经之注疏本极多相传有二百余种仅中国撰述者即有四十余种比较重[图]
- 同治八年正月二十二夜[图]
- 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中书令官名中书省的主官典掌机要传宣诏令职权[图]
-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图]
-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安史之乱中潼关失守前夕唐玄宗带[图]
- 历跨越公行子死了儿子右师去吊唁进了门有上前去和他说话[图]
- 祖咏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图]
- 这二句说君与臣的名分定了臣就会以死来遵守臣节策名名字写在朝廷[图]
- (反论)孟子说“遵循上天的法则就会成就大事改变就会消亡所谓天[图]
- 者 年萨达姆领导伊拉克同邻国伊朗进行了历时八年的两伊战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