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之注疏本极多,相传有二百余种,仅中国撰述者即有四十余种。比较重要者有:唐新罗僧人圆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赞》一卷,慧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疏》一卷(发现于敦煌),窥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幽赞》二卷,法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明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一卷,宋智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疏》一卷等;印度方面有提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一卷;日本则有空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秘键》二卷,最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一卷,真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释》一卷,宗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一卷等。
四 经的纲要
心,其中的意义指心脏,有精要、心髓等意义。《心经》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
《心经》的本文虽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此中包含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理与修行方法,例如五蕴归空就是一种悟入本心的方法。又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三者分别与佛教的假、空及中观有关。又此中所说的十二因缘及四圣谛都是佛教的重要教理。其中讲到“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更是佛教的名言。此外,《心经》中论及六尘、六根、十二处及十八界等佛学中常见的名词。因此,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其中所含的义理非常深奥,影响极其深远。
本经在组织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总纲分,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经文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是说菩萨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重点是在破除众生的我执,我执一除,自然度一切苦厄,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下面即是依此深入分析怎样“度一切苦厄”。(二)色空分,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经文从“舍利子,色不异空”至“亦复如是”,是说一切诸法是非有非空的,此段是恐众生闻“空”便起“断灭见”,所以先阐述了空有之关系。(三)本体分,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即是本来的面目。经文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到“不增不减”,在交代空有关系之后,便解释什么是空相。(四)妙用分,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经文从“是故空中”至“无智亦无得”,旨在阐明依诸法空相广破一切执见。(五)果德分,此分证果。通过以上所说的明体、起用、空相,而证明解脱之果德。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密多”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破除一切执见之后,则能证得无上菩提、涅槃的佛果。(六)证知分,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至“真实不虚”,是在赞叹般若之伟大,从而回归全经主题,说明以般若观照一切法空即能度一切苦厄,其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七)秘密分,此分是以密咒表达不可思议的心地。经文从“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至“菩提萨婆诃”,规劝大众普学般若,以度苦厄、证涅槃、成菩提。
从这里不难发现,虽然《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但其文句简约却能涵盖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因此历代都将其视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的精粹。
陈秋平
年1月
* * *
]五种不翻是:(1)多含不翻(如佛之尊号)、(2)秘密不翻(如神咒)、(3)尊重不翻(如般若等)、(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5)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四例翻译是:(1)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2)翻音不翻字(卍字等)、(3)音字俱翻(完全译成汉语之经典)、(4)音字俱不翻(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先从字面上来解释,“观”字,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一切执著。“自在”,即一切都不再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对于万事万物产生随缘的态度,对一切的外境外缘也就能随意而自由自在。“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意思为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成佛者。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以智慧悲悯众生,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的觉有情。从菩萨名号来解释,观自在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即闻众生悲苦之音而进行予乐拔苦的救济工作。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众生特别有缘,随类现身,寻声救苦,这是菩萨历劫度生的悲愿,因此观世音圣号来得格外普遍,同时也可说是因为这位菩萨的悲心救苦,利生事业之深入人心的一种表征。以菩萨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所以称“观自在”;有大悲故,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苦,所以称“观世音”。
]般若波罗密多:又作“般若波罗密”、“般罗若波罗密”。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等。为“六波罗密”之一,“十波罗密”之一。“般若”译为“智慧”,即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波罗密”译为“度”或“到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即菩萨通过自行化他之事,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因此般若波罗密即观照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即修“六波罗密”。其中之“般若波罗密”,被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密”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照见:照是观照,见即彻见。即以般若智慧体察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的。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等。蕴是积集、类别的意思。佛教将包括个人身心与身心环境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分成五种“聚集”,故称为“五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色蕴:色就是一般所说肉体或物质,其语义即为物质或肉体的积集。(二)受蕴:受是领纳义,即肉体对境之感受与精神之知觉等的感受作用。(三)想蕴:即对于已受境界,重加分别想象。亦即对外境而在心中想象事物种种相貌形状之作用。(四)行蕴:行是迁流造作义,前灭后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识是了别义,即了别和识知所缘所对的事物。这里说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唯有假名,而无实体。